惠比壽「七一飯店」—僅在週三開業的幻之魯肉飯小館

探員推薦指數
5/5
東京的魯肉飯炫風正在悄悄吹起

本來魯肉飯就是一種自由發揮的料理,只要用醬油基底把豬五花熬出滿滿的油脂、膠質,然後連肉帶汁地淋在白飯上的,都能叫做魯肉飯。就算是在發祥地台灣,也是有千千萬萬種口味和肥瘦比例,到底哪一種才最道地?真的沒辦法定義。其實只要用對料、用點心,人人都能做出超下飯的魯肉飯,加上外帶內用兩相宜,所以最近在東京,就連住宅區都能看到賣魯肉飯或便當的店。探員不負責推測,魯肉飯會是繼手搖飲料之後再次攻佔日本餐飲界的台灣料理。

一週只開一次的工業風魯肉飯小酒館

朋友耳聞在澀谷、惠比壽、代官山之間有一家只有星期三營業的魯肉飯小館「七一飯店」。因為擔心白跑一趟,特別慎重地預約了以後才前往。據說這個場地平常是訂製家具店的接待空間,因此裝潢非常有個性,像是工業風小酒吧。

這碗加了蛋的魯肉飯是880日圓,價格不便宜,不過飽足感還不錯。可能因為是一週只做一次生意,沒有那種一滷再滷的老滷味。肉還保持原本形狀,瘦肉和肥肉的軟硬程度都剛好在一個點上,吃起來不會有肥肉過軟瘦肉過硬的感覺。醬汁滲入白飯中,但不感到油膩,無意識地扒著飯很快就吃了大半。

在東京吃過好幾家魯肉飯都會放酸菜開胃,可能是因為日本的魯肉飯都賣太大碗了,不放點菜什麼的會很膩吧,我覺得也蠻好的。

魯蛋則是完全的日本概念,咬開是半熟的,不知道是因為日本人習慣吃半生不熟的蛋黃(包括我,現在也不喜歡吃乾乾粉粉的全熟蛋黃了),還是半熟才是時髦的作法呢?

預約的時候就預定了蛤蜊排骨湯,喝起來跟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,是香菇風味全開,花蛤(あさり)鮮味其次,最後才是排骨湯頭襯底的獨創湯頭。去了殼的花蛤存在感很低,還有人喝完才在問蛤蜊在哪裡。平常就喜歡喝湯的人可以試試看,心中只有家鄉味的人可以跳過。

飢腸轆轆之下,就順手點了菜單上的其他小菜。
魯豆腐:冷的嫩豆腐,有家鄉味的印象。
炒青菜:能在日本吃到不勾芡又香噴噴的炒青菜,我十分感激。
煙燻鴨肉:常見的下酒菜。
雞蛋三明治:吐司夾上厚實的煎蛋再烤至焦脆,據說很不錯。
炸羊排:完全無法想像是什麼樣的食物,但敢吃羊肉的都說讚,羊味很濃厚,用非常薄的炸衣包裹,有台灣炸排骨的概念。

 

老闆的開店秘話

後來老闆看到我們是台灣人就跑來聊了一下。他說他平常在武藏小山商店街開義大利餐酒館「Palette」,趁著星期三店休日,夥同朋友一起來做魯肉飯,「所以多少有一點洋風的調整吧!」「為了配合日本人的口味,減少了五香粉和八角的量。因為無法進口到台灣紅蔥頭,因此找了義大利紅蔥取代等等。」。

本來以為他很愛去台灣旅遊才打算做魯肉飯,一問之下才知道他至今只為了取材去過台灣一次,用三天兩夜吃遍大台北三十多家魯肉飯和雞肉飯。「到後來實在吃不下,只要吃了一口覺得不對,就只好跟店家說聲對不起,然後趕往下一家。」吃了那麼多家覺得最好吃的是三重的「今大」,不過他們創作出來的魯肉飯倒是跟「今大」完全不同呢。

看到一個跟台灣關係不深的日本人,全心全意做出連台灣人都覺得好吃的魯肉飯,這樣對料裡的熱愛與執著實屬難能可貴,有機會還會想再去吃!

  • 七一飯店
  • 東京都渋谷区東2-20-2 三和ビル 1F
  • Tabelog
歡迎加入探員的美食地圖,找美食更方便喔!

You may also like...